《聚硫建筑密封膠》C/T483-2006選橡塑雙組份聚硫密封膠金裝
《聚硫建筑密封膠》C/T483-2006選橡塑雙組份聚硫密封膠金裝
*、工程簡介
聚硫密封膠施工部位位于導流系統變形縫中。導流系統包括放水塔前箱、明涵
H0+000~H0+094.1);輸水放空洞(S0+000~S0+281);輸水放空洞洞后段(S0+281~S0+458)。
導流系統變形縫處聚硫密封膠厚2cm、深3cm。
二、編制依據
(1)本工程招投標文件。
(2)C/T483-2006《聚硫建筑密封膠》。
(3)陜西省延川縣袁*溝水庫工程施工圖設計。 (4)本工程有關的法律法規、施工規范及其它技術要求
(5)對變形縫兩側非密封區,施工前在其兩邊10mm處貼上20~30mm寬的防護膠帶,以防施工中多余的聚硫膠把構筑物表面弄臟。
(6)在基礎面清理干凈,自檢通過后及時通知監理驗收基礎面,在驗收**后方可進行下*步施工。?4.3密封膠現場配制
(1)材料配比:A組份(白色基膏)以下簡稱A;B組份(黑色固化劑)以下簡稱B。按A:B=100:8~12配制。(生產廠家出廠前已按比例分裝完畢,無需現場重復稱量)
(2)混膠:將A、B組份轉移到光滑平整的板上,用抹刀將兩組分攪拌、充分混合均勻,調至密封膠均勻無色差為止,完成配制和混膠工藝。?4.4聚硫密封膠施工
(1)將密封膠注入待密封的變形縫內,按設計深度均勻密實的將密封膠注入變形縫內,并保持粘結牢固,無脫膠開膠斷裂、滲水現象。
(2)該膠在室溫固化時間(25±3℃)達到*佳強度為7天,7日內不能進行氣密、水密、油密等項破壞性試驗和各種性能測試。
(3)本工程變形縫注膠時可*次成型。?4.5聚硫密封膠施工過程中膠體連接工藝
如若*條變形縫不能*次性注膠完畢,則第二次注膠采用以下兩種方法:干式連接和濕式連接。
(1)兩次涂膠施工時間間隔不超過8小時,*般采用濕式連接,濕式連接對膠體接頭無特殊要求,可連續涂膠施工。
(2)兩次涂膠施工時間間隔可能超過8小時時,要采用干式連接方法。干式連接膠體接頭處理方法:
1)前次涂膠結束時應留下斜型毛面搭接面。
2)再次涂膠時先用手或刮刀在原膠體接頭斜面上涂膠*層,然后再進行本次涂膠施工。
8
4.6注意事項
(1)該產品應置于陰涼、通風、干燥處,宜在5~25℃下貯存,涂膠七日內不得進行水密、氣密、油密試驗。該產品可按非易燃、易爆、**物品運輸,貯存期為9個月。
(2)該產品*高施工溫度50℃,*低施工溫度0℃。
五、資源投入
5.1主要施工用具配置計劃
主要施工用具配置計劃見表3。
表2 施工用具投入*覽表
序號?設備名稱?數量?1?攪拌器?4?2?注膠設備?4?3
刮刀
20
5.2主要勞動力配置計劃
要勞動力配置計劃見表3。
表3 勞動力計劃*覽表
序號?工種?數量?1?技術人員 2?2?管理人員 1?3?質檢人員 2?4?技工 5?5
普工
8
六、施工質量保證措施
(1)縫面應用手提砂輪機或鋼絲刷進行表面處理,用空氣壓縮機將縫內的灰塵與余渣吹凈,粘結面應干燥、清潔、無油污和粉塵。
(2)注膠前應檢查縫深、縫寬,確保聚硫密封膠充填質量。?(3)密封膠施工過程中重點質量控制工序如下:
1)變形縫密封界面必須用手提砂輪或鋼刷進行表面處理,必要時用切割機處理,
9
確保粘結界面干燥、清潔、無油污和粉塵,并暴露出堅硬的結構層。
2)密封膠混合要完全充分,雙組分混合至顏色均勻*致。
3)混合后的密封膠要確保在要求的時間內用完,超過適應期的膠料不能在同新混合的密封膠*起使用。
4)涂膠過程中膠體搭接要嚴格按照搭接工藝要求施工。
5)涂膠工程中要注意從*個方向進行,并保證膠層密實,避免出現氣泡和缺膠現象。
6)膠層為完全硫化前要注意養護,不得泡水或人為損壞。
(4)若要進行密封效果滿水或帶壓試驗,應在密封膠完全硫化后(7~14d)方可進行。
七、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
(1)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培訓**后方可上崗操作,并全面掌握應知應會的施工安全
技術和質量標準,強化安全與質量意識。
(2)現場施工人員必須穿平底軟鞋,不準穿帶根、帶釘和硬底皮鞋,以免損傷和影響施工表面質量。
(3)施工人員身穿工作服,帶好防護用具(安全帶、安全帽、防護眼鏡和防護手套等)方可施工操作。
(4)施工現場及作業面的周圍,不準存放易燃、易爆物品。 (5)現場材料擺放整齊,不準亂棄、亂堆。
(6)現場調膠時,不得使其外漏,調膠后對其進行遮蓋防護,避免塵土進入。
(7)涂膠完成后對不慎灑出的密封膠要及時進行清理。
標簽:   聚硫建筑密封膠 雙組份聚硫密封膠